漁護署宣布,即日起至9月6日接受大鵬灣(南)新魚類養殖區海魚養殖業牌照及政府提供的深海網箱的使用申請,協助捕撈漁民轉型至可持續的深海養殖業。 申請人須提交詳細的業務計劃以支持申請,當中包括介紹其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海魚養殖業務,並說明符合使用政府網箱的申請資格和業務符合相關環境保護及緩解措施規定。 漁護署發言人表示,有意在新魚類養殖區作業的人士,可考慮透過申請漁業持續發展基金,協助發展海魚養殖業務,但基金不能用作繳付政府網箱的許用費。署方將於本月17日舉行簡介會,介紹海魚養殖業牌照及使用深海網箱的申請流程及牌照要求。 發言人說,有別於過去以傳統木製魚排進行小規模作業的運作模式,希望可推動漁民在新魚類養殖區以集約化的模式營運,採用可持續和更環保的作業模式,並使用抗風浪能力較強的鋼質桁架網箱或其他類型的深海網箱作海上養殖。 為降低漁民的啓動成本,漁護署將於今年底開始分階段在大鵬灣(南)新魚類養殖區,設置兩組配備現代化海產養殖設備的鋼質桁架深海網箱,及三組高密度聚乙烯重力式深海網箱,並透過許用合約向本地漁業組織提供上述深海網箱,以協助本地捕撈漁民應對新挑戰,以及協助業界轉型至可持續發展或高增值的養殖作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