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大時代,無論政府、機構以至普羅打工仔,皆要善用AI提升工作效率。立法會前年與內地AI龍頭企業科大訊飛合作,推出智慧謄錄系統「智識聽」,引入智能語音轉文字技術,用於逐字記錄立法會會議,大為提升撰寫會議紀錄效率。據聞「智識聽」即將再升級,短期內在大會推出實時字幕功能,即使議員發言中英夾雜、發音「唔鹹唔淡」,系統亦有方法應對。 目前「智識聽」可實時速錄及即場修改會上發言,秘書處則在幕後修正錯別字
【Now新聞台】7 月初是地球一年中最遠離太陽的時候,但香港正值炎炎夏日,原來地球季節氣溫變化的關鍵並不是與太陽的距離。今集「氣象冷知識」為大家介紹遠日點和近日點,以及簡述地球公轉軌道與季節形成的關係。 #要聞
【Now新聞台】一號戒備信號生效,天文台稱至少維持至下午初時。 天文台表示,丹娜絲會在未來數小時於香港以東400至500公里左右掠過,一號戒備信號會至少維持至今日下午初時。當丹娜絲加速穩定地向東北方向移離香港,對本港不再構成威脅時,天文台會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要聞
一號戒備信號仍然生效。 天文台說,颱風丹娜絲未來數小時在香港以東400至500公里左右掠過,一號戒備信號至少維持至下午初時。當丹娜絲加速穩定地向東北方向移離香港,對本港不再構成威脅時,會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Now新聞台】中學文憑試即將放榜,有成績不理想的過來人稱,修讀高級文憑後,找到未來目標更成功銜接大學繼續進修。香港大學附屬學院指,近年不少內地生報讀本港的副學位課程,預料新學年會取錄約500名內地生。 Angus兩年前文憑試成績不理想,選擇入讀較有興趣的土力工程高級文憑課程,把握這段時間進修和到建築公司實習。新學年如願升讀科大土木工程系二年級,他認為職業導向課程亦有助找到人生目標。應屆土力工程高級文憑畢業生Angus:「我覺得失敗是另一個令你進步的台階,更進一步激勵自己找到方向、目標。令我下定決心想成為工程師是實習時,會見到原來學到的只是一部分,現在有很多新趨勢和新創新科技。」Angus修讀的自資院校指,現時的副學士、高級文憑等課程內容都會與時並進,適時調整教材和應用新科技。香港大學附屬學院副校長周雪玲:「我們也容許學生用AI(人工智能)做功課,9月學院會有一個AI CHAT(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每個學生都可以登入,例如DeepSeek、ChatGPT,學生可選擇,我們希望學生善用平台,問的問題可以真正幫助學習。」全校現時約有1.1萬名學生,當中逾500人是內地生,新學年接獲最少1.6萬宗副學位入學申請,已發出逾1萬名有條件錄取,預料會再取錄約500名內地生。目前最多人報讀工商管理、護理學和社會科學等副學士課程。周雪玲:「內地有很多港人子弟學校,內地也有很多學校行文憑試課程,這些學生透過自修生報讀。本地生都收得好,配合整個大環境,內地生都願意選擇在香港讀書,所以我們都會將一些學位和機會留給內地學生。」校方指,開放入學申請後接獲內地家長反映,有中介平台聲稱與學校有聯繫,學校重申沒有與任何中介機構有合作,提醒所有學生應直接向學校遞交申請。#要聞
【Now新聞台】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在本台節目稱,香港資金、人員、信息自由流動,對國際人才選擇落戶有吸引力,又指內地發展迅速,港人北上消費可親身感受。 近日多間內地企業來港上市並在港開設新店,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在本台節目《大鳴大放》稱,香港可為內地企業走出去提供平台,以及讓海外企業走進內地,只要繼續發揮一國兩制優勢,就能令企業及人才首選香港落戶。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現在很多有實力的民企要出海,透過香港成為融資中心。因為香港是最多人認識的城市之一,你看到很多內地品牌都來香港設置駐點,因為香港有普通法制度,亦有相對熟悉國際的環境,亦有很多專業配套,所以你能夠引進資金、企業、人才,在香港設立辦事處,透過香港的CEPA走入內地。」港人北上消費熱潮持續,她認為雖然影響零售業,但可令市民切實感受國家的發展。李慧琼:「必須承認北上消費雖然令我們的零售很緊張,但其實對香港市民用眼睛、用腳去感受國家的發展,其實是很實際的。這很正面,令他們知道現在國家發展其實是超乎了大家的預計。我覺得各有各優勢,我不會妄自菲薄,但必須看到內地的發展。」政府積極發展北部都會區,李慧琼認為,只有低稅制不能吸引企業落戶,而要提
【Now新聞台】港鐵北環綫古洞站正進行月台改造工程,在營運中的東鐵綫行車隧道範圍內施工。港鐵表示,為防止施工隧道在雨季出現水浸,已加裝防洪及自動排水系統。 港鐵工人將位於北環綫古洞站往落馬洲方向月台的最後一個玻璃幕牆安裝完成,港鐵位於古洞站的月台改造工程第三階段只剩一半。古洞站設於落馬洲站與上水站之間,大部分工程都在隧道內施工,現正進行月台改造工程,先安裝兩邊月台幕門之間合共216塊玻璃幕牆,完成後就會陸續安裝合共90對月台幕門,預計今年第四季完成。港鐵表示,工程難度在於爭分奪秒施工,去年12月只用一晚時間將隧道內的緊急疏散通道遷移,而每星期亦只有兩三晚收車後的黃金兩小時安裝月台幕門。港鐵項目執行主管(北環綫第一期)羅迪高:「你見到列車行走的地方,上面就是高壓電纜。我們要工作安裝幕門的地方都比較接近高壓電纜,所以如果做得不好,會傷害到高壓電纜,所以施工時候要好謹慎。」工程負責人又指,為保持隧道結構穩定,尤其雨季施工可能面對極端天氣出現水浸,以防止大雨倒灌隧道情況,已加裝自動監察及抽水系統。羅迪高:「其實我們更大的憂慮是當大雨時有沒有水流入隧道裏面、流入路軌裏面,影響路軌安全。我們在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