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訴專員陳積志完成非法棄置建築廢物問題及「好好斗」回收服務的主動調查行動,表示政府處理非法棄置建築廢物的工作有成效,但環保署的極低檢控率,經環保署核實的非法棄置建築廢物投訴個案不跌反升,「好好斗」回收服務的運作及程序等均有可改善之處。公署向環保署提出共15項改善建議,並獲得接納。 政府自2006年起實施建築廢物處置收費計劃,環保署於2021年2月推出先導計劃,市民及業界可透過「好好斗」流動應用程式,預約回收機構妥善處理建築廢物。公署調查發現,近年清理的非法棄置建築廢物數量由2017年的9000公噸,大幅下降至2022年至2024年的每年約1000公噸,非法棄置建築廢物個案數目亦有下降,街道上堆積的建築廢物問題近年有明顯改善,「好好斗」回收服務計劃的使用率去年亦增加至76%。 不過,公署調查發現,市民就相關投訴仍維持每年1千多宗。在投訴個案中,經環保署核實的,由近年約500至600宗,增加至去年接近800宗。資料又顯示,2019年至2024年期間,環保署平均每年提出約102宗檢控個案,即使以檢控宗數最多的2019年計算,檢控率仍只有3.8%,顯示檢控率極低。 公署提出一系列建議,包括檢視加強執法及蒐證效能,例如利用更多及更高科技協助及優化蒐證工作、考慮在有較大機會出現違法行為的地方,如區內新落成屋苑,及進行維修或翻新工程的大廈和店舖附近,針對性地加強巡查和監察;探討如何將「好好斗」回收服務高峰時段的需求轉移至非高峰時段;研究如何壓縮整體個案的平均處理時間,提高效率等。 環保署發言人回應說,感謝報告的建議,會循5大方向積極跟進,包括檢視如何就非法棄置建築廢物加強執法;加強宣傳正確處理建築廢物;檢討和加強「好好斗」服務以提升效率;改善「好好斗」流動應用程式及網頁等。環保署會繼續定期檢視監察攝錄系統的運作數據及相關情報,提升執法效能及檢控成功率。